服务案例

江苏女排双线出击:老将新秀齐出征,全锦赛与未来共舞

2025-08-08

华东四省邀请赛的硝烟尚未散尽,江苏女排已马不停蹄开启双线作战模式。8 月 5 日起,这支拥有深厚底蕴的队伍兵分两路 —— 由张常宁领衔的成年队奔赴全锦赛赛场,而 U18 青年军则踏上 "一起向未来" 全国青年女排精英赛的征程。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展现了江苏女排 "以赛代练" 的执教智慧,更折射出其 "老中青三代无缝衔接" 的青训体系正在结出硕果。

一、成年队:张常宁挂帅出征,全锦赛淬炼新阵容

作为国内仅次于全运会和联赛的重要赛事,2025 年全锦赛于 8 月 5 日在湖南郴州拉开战幕。江苏一队此次面临严峻挑战:由于多名主力入选国家队,主教练施海荣不得不启用 "混搭阵容"—— 除张常宁、杨佳等老将外,翟宇睿、韩欣宇等 3 名 U18 球员火线驰援,使得队伍平均年龄降至 21.3 岁,成为本届赛事最年轻的参赛队之一。

张常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球队将以 "低姿态冲击每一个对手"。这种务实态度源于同组对手的强大:福建、辽宁、河南均派出全运会决赛阵容,而江苏队甚至需要依靠 U18 球员填补空缺。不过,这样的困境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。替补二传孙燕将与杨佳、靳皓等中生代球员磨合战术,周页彤则有望在接应位置上证明自己的进攻能力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江苏队此次参赛还肩负着 "解决健将称号" leyu.com.乐鱼官方的特殊任务。唐境霞等年轻球员若能在全锦赛中表现出色,将直接获得运动员技术等级晋升资格,这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。

二、U18 青年军:"一起向未来" 赛场,07 后新星崭露头角

江苏女排双线出击:老将新秀齐出征,全锦赛与未来共舞

与此同时,由常子鑫、魏伊杉等 12 名 07 后球员组成的江苏 U18 女排,正于湖南郴州体育训练基地参加 "一起向未来" 全国青年女排精英赛。这项赛事专门面向 2007 年 1 月 1 日后出生的球员,江苏队不仅符合参赛资格,更凭借 "量产化" 青训模式组建了一支极具竞争力的队伍。

与成年队的 "应急出征" 不同,U18 梯队的参赛目标更为明确:检验 "常子鑫 + 魏伊杉" 主攻组合的稳定性,打磨陈嘉羽的接应战术,同时考察宣亚辰、张一佳等替补球员的即战力。主教练沈富麟特别强调,本次比赛将重点演练 "一传体系"—— 面对山东、广东等强队的强力发球,江苏队需要在保障一传稳定性的基础上,发挥陈晓辉、郭中楠等副攻的快攻优势。

这支青年军的竞争力从阵容配置可见一斑:除常子鑫、魏伊杉等已入选国少队的主力外,替补席上的唐境霞、李剑乔等球员同样具备冲击主力的实力。尽管缺少王奥芊、杨舒茗等上海队核心球员的挑战,但广东、浙江等队的快速多变打法,仍将对江苏 U18 的防守体系构成严峻考验。

三、青训体系:从 "千年老二" 到人才摇篮的蜕变

江苏女排的双线作战能力,实则是其青训体系成功的缩影。近年来,这支老牌劲旅通过 "体教融合 + 量产培养" 模式,打造出从 U16 到成年队的完整人才链。仅 2025 年,就有张籽萱、施佳仪、宣亚辰三位 08-10 年龄段的二传手同时入选国字号梯队,这种 "二传三巨头" 现象在国内排坛前所未见。

这种青训优势源于多方面的努力:首先,江苏拥有 6 所 985/211 高校的高水平女排队伍,为青训球员提供了 "打球 + 升学" 的双重保障;其次,教练团队的 "新人优先" 策略,使得张籽萱等小将在联赛中获得宝贵出场机会;再者,退役运动员安置政策的完善,吸引了陈平、李童等名将投身青训,形成 "传帮带" 的良性循环。

从 2017 年首夺联赛冠军,到 2025 年重夺排超王座,江苏女排用 8 年时间完成了从 "千年老二" 到 "人才摇篮" 的蜕变。如今,当张常宁在全锦赛赛场为年轻队友遮风挡雨时,常子鑫们正在 "一起向未来" 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。这种 "老将压阵、新秀冲锋" 的格局,或许正是江苏女排持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密码。

结语

无论是全锦赛赛场的刺刀见红,还是 "一起向未来" 活动的青春飞扬,江苏女排都在用行动诠释着 "传承与创新" 的真谛。当张常宁的重扣与常子鑫的快攻在不同赛场交相辉映时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支队伍的双线作战能力,更是中国排球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光。这种 "以赛代练、以老带新" 的战略布局,或将为其他省市提供可复制的成功范本。